Tham khảo Trưởng Tôn hoàng hậu

  1.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
  2. 《观世音经笺注》:“唐太宗长孙皇后,小字观音婢,是观音亦女身也。”
  3. 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
  4. 《旧唐书·高士廉传》:大业中,为治礼郎。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,生子无忌及女。晟卒,士廉迎妹及甥于家,恩情甚重。
  5. Bắc sử, quyển 22, Liệt truyện đệ thập: 晟字季晟,性通敏,略涉书记,善弹工射,矫捷过人。年十八,仕周为司卫上士。初未知名,唯隋文帝一见深异焉,谓曰:“长孙武艺逸群,又多奇略。后之名将,非此子邪?”及突厥摄图请婚,周以赵王招女妻之。周与摄图各相夸竞,妙选骁勇以充使者,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庆送千金公主至其牙。前后使人数十辈,摄图多不礼之,独爱晟,每共游猎,留之竟岁。尝有二雕,飞而争肉,因以箭两只与晟,请射取之。晟驰往,遇雕相玃,遂一发双贯焉。摄图喜,命诸子弟贵人皆相亲友,冀昵近之,以学弹射。其弟处罗侯号突利设,尤得众心,为摄图所忌,密托心腹,阴与晟盟。晟与之游猎,因察山川形势,部众强弱。皆尽知之。还,拜奉车都尉
  6. Tân Đường thư, Trưởng Tôn hoàng hậu truyện: 晟兄炽,为周通道馆学士。尝闻太穆劝抚突厥女,心志之。每语晟曰:“此明睿人,必有奇子,不可以不图昏。”故晟以女太宗
  7. Cựu Đường thư, Liệt truyện đệ nhất Hậu phi - thượng: 隋大业中,常归宁于永兴里,后舅高士廉媵张氏,于后所宿舍外见大马,高二丈,鞍勒皆具,以告士廉。命筮之,遇《坤》之《泰》,筮者曰:“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。坤厚载物,德合无疆。牝马地类,行地无疆。变而之《泰》,内阳而外阴,内健而外顺,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。《象》曰:后以辅相天地之宜而左右人也。龙,《乾》之象也。马,《坤》之象也。变而为《泰》,天地交也。繇协于《归妹》,妇人之兆也。女处尊位,履中居顺也。此女贵不可言
  8. 《旧唐书·长孙皇后传》:武德元年,册为秦王妃。
  9. 《旧唐书·长孙皇后传》:时太宗功业既高,隐太子猜忌滋甚。后孝事高祖,恭顺妃嫔,尽力弥缝,以存内助。
  10. 《资治通鉴◎卷第一百九十一》:上为秦王,与太子建成、齐王元吉有隙,后奉事高祖,承顺妃嫔,弥缝其阙,甚有内助。
  11. 《旧唐书·长孙皇后传》:九年,册拜皇太子妃。
  12. 《旧唐书·唐太宗本纪》:武德九年八月癸亥,高祖传位于皇太子,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德殿。
  13. 《旧唐书·唐太宗本纪》:武德九年八月丙子,立妃长孙氏为皇后。
  14. 《资治通鉴》: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,好读书,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,因而献替,裨益弘多。
  15. 《旧唐书 长孙皇后传》:后性尤俭约,凡所服御,取给而已。
  16. 《资治通鉴◎卷第一百九十一》:及正位中宫,务崇节俭,服御取给而已。
  17. 《旧唐书·长孙皇后传》:太宗弥加礼待,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,对曰:“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妾以妇人,岂敢豫闻政事?”太宗固与之言,竟不之答。
  18. 《新唐书·长孙皇后传》:与帝言,或及天下事,辞曰:“牝鸡司晨,家之穷也,可乎?”帝固要之,讫不对。
  19. 《资治通鉴◎卷第一百九十一》:上深重之,尝与之议赏罚,后辞曰:“‘牝鸡之晨,唯家之索’,妾妇人,安敢豫闻政事!”固问之,终不对。
  20. 《资治通鉴●卷第一百九十四》: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,后亦阳怒,请自推鞫,因命囚系,俟上怒息,徐为申理,由是宫壶之中,刑无枉滥
  21. 《新唐书·长孙皇后传》:后廷有被罪者,必助帝怒请绳治,俟意解,徐为开治,终不令有冤。
  22. 《贞观政要卷二·纳谏第五》:太宗有一骏马,特爱之,恒于宫中养饲,无病而暴死。太宗怒养马宫人,将杀之。皇后谏曰:“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,晏子请数其罪云:‘尔养马而死,尔罪一也。 使公以马杀人,百姓闻之,必怨吾君,尔罪二也。诸侯闻之,必轻吾国,尔罪三也。’公乃释罪。陛下尝读书见此事,岂忘之邪?”太宗意乃解。又谓房玄龄曰:“ 皇后庶事相启沃,极有利益尔。”
  23. 《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》:训诸子,常以谦俭为先。
  24. 《旧唐书 长孙皇后传》: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:“东宫器用阙少,欲有奏请。”后不听,曰:“为太子,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,何忧少于器物也!”
  25. 《旧唐书·长孙皇后传》:有异母兄安业,好酒无赖。献公之薨也,后及无忌并幼,安业斥还舅氏,后殊不以介意,每请太宗厚加恩礼,位至监门将军。及预刘德裕逆谋,太宗将杀之,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:“安业之罪,万死无赦。然不慈于妾,天下知之,今置以极刑,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,无乃为圣朝累乎!”遂得减死。
  26. 《旧唐书·长孙皇后传》:时后兄无忌,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,又以佐命元勋,委以腹心,出入卧内,将任之朝政。后固言不可,每乘间奏曰:“妾既托身紫宫,尊贵已极,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。汉之吕、霍可为切骨之诫,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。”太宗不听,竟用无忌为左武候大将军、吏部尚书、右仆射。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,太宗不获已而许焉,改授开府仪同三司,后意乃怿。
  27. 《新唐书·长孙皇后传》:兄无忌,於帝本布衣交,以佐命为元功,出入卧内,帝将引以辅政,后固谓不可,乘间曰:“妾托体紫宫,尊贵已极,不愿私亲更据权於朝。汉之吕、霍,可以为诫。”帝不听,自用无忌为尚书仆射。后密谕令牢让,帝不获已,乃听,后喜见颜间。
  28. 《资治通鉴·卷第一百九十二》:(贞观元年)秋,七月,壬子,以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右仆射。无忌与上为布衣交,加以外戚,有佐命功,上委以腹心,其礼遇群臣莫及,欲用为宰相者数矣。文德皇后固请曰:“妾备位椒房,家之贵宠极矣,诚不愿兄弟复执国政。吕、霍、上官,可为切骨之戒,幸陛下矜察!”上不听,卒用之。
  29. 《旧唐书·长孙皇后》:又妾之本宗,幸缘姻戚,既非德举,易履危机,其保全永久,慎勿处之权要,但以外戚奉朝请,则为幸矣。
  30. 《新唐书·长孙皇后》:妾家以恩泽进,无德而禄,易以取祸,无属枢柄,以外戚奉朝请足矣。
  31. 《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》:妾之本宗,因缘葭莩,以致禄位,既非德举,易致颠危,欲使其子孙保全,慎勿处之权要,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。
  32. 《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》 :惟长孙后,性好读书。献可替否,裨益訏谟。采古女则,益昭其德。允兹后焉,正是四国。“亲君子”数语,法语也,君人者铭之座右亦宜。为失良佐而哭之悲,则后之德益彰矣。
  33. 《通典》◎卷五十九》:大唐贞观五年,长乐公主出降,太宗以皇后所生,敕有司资送倍於永嘉长公主。秘书监魏徵谏曰:"不可。昔汉明帝欲封其子,云'我子岂得与先帝子等!可半楚、淮阳'。前史以为美谈。天子姊妹为长公主,天子之女为公主,既加长字,即是有所尊崇。或可情有浅深,无容礼有逾越。"上然其言。长孙皇后遣使赍绢四百疋,诣徵家送之。
  34. 《资治通鉴》◎卷第一百九十四》:长乐公主将出降,上以公主皇后所生,特爱之,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长公主。魏征谏曰;“昔汉明帝欲封皇子,曰:‘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!’皆令半楚、淮阳。今 资送公主,倍于长主,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!”上然其言,入告皇后。后叹曰:“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,不知其故,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,乃知真社稷之臣 也!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,曲承恩礼,每言必先候颜色,不敢轻犯威严;况以人臣之疏远,乃能抗言如是,陛下不可不从也。”因请遣中使赍钱四百缗、绢四百匹以 赐征,且语之曰:“闻公正直,乃今见之,故以相赏。公宜常秉此心,勿转移也。”
  35. 《魏郑公谏录》○谏优长乐公主礼数:长乐公主将出降,太宗谓房玄龄等曰:“长乐公主,皇后所生,朕及皇后并所钟爱。今将出降,礼数欲有所加。”房玄龄等咸曰:“陛下所爱,欲少加之,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。”然永嘉公主即太宗之妹也。公曰:“不可。昔汉明帝欲封其子,云:‘我子岂得与先帝子等,可半楚淮阳。’前史以为美谈。天子姊妹为长公主,天子之女为公主,既加长字,即是礼有尊崇,或可情有浅深,无容礼相逾越。”太宗然其言,入谓文德皇后曰:“我欲加长乐公主礼数,魏徵不肯。” 文德皇后闻之,大喜,遣中使赍钱二十万,绢四百匹,诣公宅,宣令谓公曰:“比者常闻公中正而不能得见,今论长乐公主礼事,不许增加,始验従来所闻,信非虚妄。愿公常保此心,莫移今日。喜闻公言,故令将物相赏。公有事即道,勿为形迹也。”
  36. Tư trị thông giám, quyển 194: 上尝罢朝,怒曰:“会须杀此田舍翁。”后问为谁,上曰:“魏征每廷辱我。”后退,具朝服立于庭,上惊问其故。后曰:“妾闻主明臣直;今魏征直,由陛下之明故也,妾敢不贺!”上乃悦
  37. 《续世说卷八》:长孙皇后侍太宗疾,累月昼夜不离侧。常系毒药于衣带曰:“若有不讳,义不独生”。贞观十年,皇后疾笃,因取衣带之药以示上曰:“妾于陛下不豫之日,誓以死从乘舆,不能当吕后之地尔”。
  38. 《资治通鉴●卷第一百九十四》:上得疾,累年不愈,后侍奉,昼夜不离侧。常系毒药于衣带,曰:“若有不讳,义不独生!”......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:“妾于陛下不豫之日,誓以死从乘舆,不能当吕后之地耳。”
  39. 《古今女史卷八》:长孙皇后,唐太宗文德皇后也,隋左骁卫将军晟女。喜图传,视古善恶以自鍳,矜尚礼法。归太宗,初以太子妃,为皇 后,性约素,益观书,虽容栉不少废。尝作《游春曲》,帝见而诵之,啧啧称美.........《游春曲》(长孙后)上苑杏花朝日明,兰闺艳妾动春情。井上新桃偷面色,檐边嫩柳学身轻。花中来去看舞蝶,树上长短听啼莺。林下何须逺借问,出众风流旧有名。
  40. 《明皇杂录·卷上》:唐天后尝朝诸皇孙,坐于殿上,观其嬉戏,命取西国所贡玉环钏杯盘列于前后,纵令争取,以观其志。莫不奔竞,厚有所获,独玄宗端坐,略不为动。后大奇之,抚其背曰:“此儿当为太平天子。”遂命取玉龙子以赐。玉龙子,太宗于晋阳宫得之,文德皇后常置之衣箱中,及大帝载诞之三日后,以朱络衣褓并玉龙子赐焉。其后常藏之内府,虽其广不数寸,而温润精巧,非人间所有。及玄宗即位,每京师愆雨,必虔诚祈祷,将有霖注,逼而视之,若奋鳞鬛—元中,三辅大旱,玄宗复祈祷,而涉旬无雨,帝密投南内之龙池,俄而云物暴起,风雨随作。
  41. 《太平广记卷三九六·雨》:唐玄宗至渭水,侍者得玉龙子进。上皇曰:“吾为婴儿时,天后召诸孙,坐於殿上,观其嬉戏。因出西国所贡玉环兼杯盘,罗列殿上,纵令争取,以观其志。莫不奔竞,厚有所得。时吾在其中独坐,略不为动。后抚吾背曰:‘此儿当为太平天子。’因取玉龙子赐吾。”本太宗於晋阳宫得之,文德皇后尝置之衣中。及大帝载诞日,后以珠络衣褓并玉龙子赐焉,其后尝藏于内府。虽广不数寸,而温润精巧,非人间所有,以为国瑞,帝帝相传。
  42. 《旧唐书◎李承乾传》:恒山王承乾,太宗长子也,生于承乾殿,因以名焉。武德三年,封恒山王。七年,徙封中山。太宗即位,为皇太子。时年八岁,性聪敏,太宗甚爱之。
  43. 《旧唐书◎岑文本传》:是时,魏王泰宠冠诸王,盛修第宅,文本以为侈不可长,上疏盛陈节俭之义,言泰宜有抑损,太宗并嘉之,赐帛三百段。
  44. 《旧唐书◎高宗本纪》:及文德皇后崩,晋王时年九岁,哀慕感动左右,太宗屡加慰抚,由是特深宠异。寻拜右武候大将军。
  45. 《旧唐书·高祖本纪》:贞观八年三月甲戌,高祖宴西突厥使者于两仪殿,顾谓长孙无忌曰:“当今蛮夷率服,古未尝有。”无忌上千万岁寿。高祖大悦,以酒赐太宗。太宗又奉觞上寿,流涕而言曰:“百姓获安,四夷咸附,皆奉遵圣旨,岂臣之力!”于是太宗与文德皇后互进御膳,并上服御衣物,一同家人常礼。
  46. 《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二十五》 唐昙藏 姓杨氏。弘农华阴人......皇后疾。诏入寝殿授戒。赐物丰渥。
  47. 《续高僧传卷十三》 昙藏(唐京师普光寺) 至皇后示疾。又请入宫。素患腰脚。敕令舆至寝殿受戒。施物极多并充功德。
  48. Tư trị thông giám, quyển 194: 后素有气疾,前年从上幸九成宫,柴绍等中夕告变,上擐甲出阁问状,后扶疾以从,左右止之,后曰:“上既震惊,吾何心自安!”由是疾遂甚
  49. 《册府元龟帝王部◎庆赐》九年正月甲申,皇太子承乾纳妃苏氏,宴群臣,赐帛各有差。
  50. 《新唐书·唐太宗本纪》:九年五月庚子,太上皇崩,皇太子听政......十月庚寅, 葬太武皇帝于献陵。
  51. 《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》:太宗昔幸北京,文德皇后不豫,辇过兰若,礼谒禅师绰公,便解众宝名珍,供养启愿。玉衣旋复,金榜遂开,因诏天下名山形胜,皆表刹焉,所以报护力,广真谛也。特起绀台之制,颇馀紫禁之恩。禅师寻终,官寺初创,分身建塔,遗迹岿然。
  52. 《唐文拾遗·卷五十·大唐邺县修定寺传记》:......至贞观十年四月,敕为皇后虚风日久,未善痊除,修复废寺,以希福力,天下三百九十二所佛事院宇,并好山水形胜有七塔者,并依旧名置立。相州亦所同时得额,均人配住,名修定寺,故今则因其号也。
  53. 《益州徳阳县善寂寺碑》唐王勃撰:......文皇帝以八才御歴。光升岱野之荣;文徳后以十乱乗时,恭赞涂山之业。......武徳伊始,君子道亨。正皇极而抚寰中,登太阶而临天下。函闗云物,更逢真圣之期;井络星辰,重集会昌之运。虽开基拨乱,狱讼知归。而继绝兴亡,经纶未暇。先皇统业,贞观御宸,奉文物於三天,布声名於十地。参罗上下,充槖龠於襟怀;八部神祇,荐图书於掌握。皇寳降,地符升。含生无昏垫之虞,法众有来苏之望。俄而后庭构疠,椒房穆卜,六宫震恐,三灵愕眙。驰瑶展币,有事於羣宗;碧剂玄针,无徵於众术。帝廼降监回虑,屏璧与珪,追胜迹於灵闗,事良縁於福地。爰纡圣綍,重启禅宫。峙璇刹於将倾,镇银绳於已绝。丝纶既洽,栋宇行周。坤徳用宁,隂仪载朗。於是林衡授矩,周官诠揆日之工;梓匠挥斤,荆客炼成风之巧。重楹画栱,坐出天霄;复树文闺,俛临霓宇。......
  54. tức ngày mồng 1 và ngày 15 trong tháng
  55. Tư trị thông giám, quyển 194: 及疾笃,与上诀。时房玄龄以谴归第,后言于上曰:“玄龄事陛下久,小心慎密,奇谋秘计,未尝宣泄,苟无大故,愿勿弃之。妾之本宗,因缘葭莩,以致禄位,既非德举,易致颠危,欲使其子孙保全,慎勿处之权要,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。妾生无益于人,不可以死害人,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,但因山为坟,器用瓦木而已。仍愿陛下亲君子,远小人,纳忠谏,屏谗慝,省作役,止游畋,妾虽没于九泉,诚无所恨!儿女辈不必令来,见其悲哀,徒乱人意。”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:“妾于陛下不豫之日,誓以死从乘舆,不能当吕后之地耳。”己卯,崩于立政殿。
  56. Tân Đường thư, Trưởng Tôn hoàng hậu truyện: 及大漸,與帝決,時玄齡小譴就第,後曰:「玄齡久事陛下,預奇計秘謀,非大故,願勿置也。妾家以恩澤進,無德而祿,易以取禍,無屬樞柄,以外戚奉朝請足矣。妾生無益於時,死不可以厚葬,願因山為壟,無起墳,無用棺槨,器以瓦木,約費送終,是妾不見忘也。」
  57. 舊唐書/卷3: 己卯,皇后長孫氏崩于立政殿。 冬十一月庚寅,葬文德皇后于昭陵。
  58. 《唐太宗文德皇后哀册文》[唐]虞世南》:维贞观十年岁次甲申六月己未朔二十一日已卯,大行皇后崩於立政殿。粤九月十一日丁酉(有误,为十一月庚寅),将适座於昭陵,礼也。殡宫夕启,灵需晓前。俨帷帟於空殿,肃陛卫於灵筵。皇帝亲临宵载,义深追远。瞻青蒲而永绝,悼玉阶之莫反。蜃辂将引,牺樽已彻,爰诏记言,式扬徽烈,其词曰:......
  59. 《新唐书 长孙皇后传》:帝自著表序始末,揭陵左。
  60. 《资治通鉴卷194 》 :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,上念后不已,乃于苑中作层观,以望昭陵。尝引魏征同登,使视之,征熟视之曰:“臣昏毛,不能见。”上指示之,征曰:“以为陛下望献陵,若昭陵,则臣故见之矣。”上泣,为之毁观。
  61. 《唐会要卷二十》:至二十三年八月十八日,山陵毕。陵在醴泉县,因九嵕层峰,凿山南面,深七十五丈,为元宫。缘山傍岩,架梁为栈道,悬绝百仞,绕山二百三十步,始达元宫门。顶上亦起游殿。文德皇后即元宫后,有五重石门,其门外于双栈道上起舍,宫人供养如平常。 及太宗山陵毕,宫人欲依故事留栈道,惟旧山陵使阎立德奏曰:“元宫栈道,本留拟有今日,今既始终永毕,与前事不同。谨按故事,惟有寝宫安供养奉之法,而无陵上侍卫之仪,望除栈道,固同山岳。”上呜咽不许,长孙无忌等援引礼经,重有表请,乃依奏。
  62. 《新唐书魏征传》:文德皇后既葬,帝即苑中作层观,以望昭陵,引徵同升,徵孰视曰:“臣眊昏,不能见。”帝指示之,徵曰:“此昭陵邪?”帝曰:“然。”徵曰:“臣以为陛下望献陵,若昭陵,臣固见之。”帝泣,为毁观。
  63. 《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四》: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,上念后不已,乃于苑中作层观,以望昭陵。尝引魏征同登,使视之,征熟视之曰:“臣昏毛,不能见。”上指示之,征曰:“以为陛下望献陵,若昭陵,则臣故见之矣。”上泣,为之毁观。
  64. 宋·宋敏求《春明退朝录卷下》 皇后有谥,起于东汉,自是至于隋皆单谥,光烈阴皇后、明德马皇后、和熹邓皇后、文献独孤皇后是也。史家取帝谥冠其上以别之,如云光烈皇后阴氏,明德皇后马氏也,非谓欲连帝谥而名之也。然则质家尚单,文家尚复。后世或用复谥,如唐正(正字犯仁宗嫌名)观中,长孙皇后谥文德,后太宗谥文皇帝,文德自是复谥。